WFU

網站頁籤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Capital] 關於寫文章這件事(上)

(電影《Finding Forrester》劇照)


前陣子在我的舊電腦裡翻到一份文件,是業界人稱「鴻海聖經」的一篇證券研究報告,我把這篇報告電子檔轉給同事看,說這是我心目中信用分析報告的極致。同事只回了我一句:「鴻海目標價 125 元!?真的假的?」



(「鴻海聖經」報告表頭)


小姐,那是 2012 年的舊文了。

寫一份合格的分析報告是所有金融從業人員的基本功之一,報告本身也成為金融產業鏈中,最被工業化製造的產品,像八股文那樣,有既定的格式,遣詞用字上的有特定的禁忌或偏好。

記得約莫是大二的某天晚上,我跟好友張大帥坐在宿舍門口的草地邊,那時的我,對於未來的出路有很深的恐懼感,我們已經問彼此很多次,畢業後要做什麼之類的問題,我說我不知道,當下唯一能掌握的,就是讀書寫字的能力與習慣。於是我從 BBS 上的個人板一路寫到現在的臉書與部落格,就當是加強記憶的筆記也好。

出社會之後,剛開始做助理工作時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寫文章(報告),竟然也老老實實地寫了好幾年。

最初的時候,主管要求報告要精簡,無論分析多大的公司、多複雜的交易架構,一份信用分析報告最多只能寫 3000 字,而且系統欄位也限 3000 字,多打一個字也不行,系統吃不進去就無法成案。

於是乎,為了擠這短短的篇幅,就得把報告刪改得很精簡。當時的我,在一份分析報告中寫下這樣假掰的句子:

「產品組成分散,營收不因景氣更迭而盈昃」

我相信當時的審查肯定不會特別挑「盈昃」這種非口語的特殊用字出來褒貶,事實上這麼多年過去了,同樣這一個公司的分析報告依舊「沿用」我這個句子沒甚麼更動。(幸好這家公司還沒倒閉)

就像前面提到我這位同事只看到「目標價」這個資訊一樣,現在網路上文章產量極大,所有人的閱讀習慣都變成 F 形的閱讀方式,也就是先看前兩行,然後直接跳結論。

也因此,文章不需要什麼起承轉合,而且,如果要在文章中後段安排什麼神轉折、反面例證,都是直接被無視、忽略的多,因此,也真的不要亂用什麼辯證法(笑)來寫文章。

信用分析報告也一樣,無論篇幅寫多長,產品使用者都是先看結論。也因此,證券研究報告都會把目標價、評級等資訊放在表頭,剩下的愛看不看隨客便。

在這個不算短的寫報告生涯裡,很少人會遇到像我一樣被主管機關糾正的經歷。某公司因產業競爭處於劣勢,導致「可能」無力償付債務,被歸類在觀察名單當中。

主管機關來抽查的時候恰巧抽到這件,他們指出我在這份報告中對於產業競爭風險的預測錯誤。

事情是怎麼樣的呢?我其實原本就已經在報告中指出產業競爭上的風險,我引述了某研究機構的產業研究報告指出發生這樣的風險機率不大,何況產業龍頭不容易在一夕之間倒閉。

幸虧後來這間公司還活著,我依照主管機關的要求,又寫了厚厚的一疊報告來解釋我當初整篇報告中,其中一項判斷為什麼錯誤,附上這家研究機構的完整報告當附件。當然,後來沒有下文,我也沒被懲處,一切彷彿沒發生過一樣。

這經驗對我的職涯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大,我偶爾會拿這個例子來告知新鮮人,雖然這些分析報告平常沒人認真在看,但當有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會拿文章中的微小瑕疵放大檢視,尤其在高度管制的金融業裡,要下判斷之前最好有憑證、有證據支持,不然虎姑婆會來找你

不管寫什麼文章,都得好好寫,總是有人會看的


附註:


  1. 所謂的「鴻海聖經」是時任 Barclays Capital 首席分析師楊應超(Kirk Yang)在 2012 年的一份針對台灣上市公司鴻海精密(2317.TW)的證券研究報告,文章全名「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on Hai – where is the other magic “fruit” ex-Apple?」
  2. 鴻海聖經整份報告不含版權宣告頁共約 93 頁,據報導當時被郭台銘點名稱讚,認為是比他還了解鴻海的分析師。
  3. 我一直懷疑楊應超也是個 Star Trek 迷。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