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外人泛指為「金融業」的從業人員,看到這本書最大的疑惑,便是作者為什麼要針對倫敦金融城裡的投資銀行從業人員進行田野調查?並且用了《與鯊魚游泳》這樣的書名(英文書名也是《Swimming with Sharks》),是出於好奇?職務上的必須?還是為了咎責?
這是一本始於 2011 年、終於 2013 年的寫作計畫,作者 Joris Luyendijk 是一名荷蘭籍的記者,透過與號稱上百名倫敦金融從業人員的訪談中,以外行人的角度逐步解構金融業—特別是投資銀行圈—的行業生態。作者進行這個計畫的部落格文章,可以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網頁上讀到。
2011 年是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經濟大致回穩的年代,許多在金融海嘯裡被裁員解僱的人陸陸續續回到工作崗位,當然也有些人因為有了高額退休金,得以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無論業內、業外人士,開始了回顧、反省這場災難成因與追蹤。
例如書中多次提到前高盛(Goldman Sachs)的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我實在很不喜歡這種翻譯法)Greg Smith 在 2012 年投書紐約時報的著名文章《我為什麼告別高盛》(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彷彿靈魂與金錢總是無法兼得。
不少也讀過這本書的同業朋友讀完後幾乎都有相似的感想:「啊!原來我做的工作這麼討人厭啊。」但多數人卻也沒有打算辯駁的意思,畢竟金錢是使人異化(alienation)的元兇,更何況是專門從事買賣金錢的行業及從業人員?
雖然金融海嘯的 Ground Zero 及重災區是紐約,然而身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的倫敦自也無法置身事外,透過 Joris Luyendijk 的筆,我們發現全球的(投資)銀行人似乎有許多共同特質,如同全球化下自由流動的資本,流淌在世界上每個(投資)銀行人的血液之中。
其中倒是有幾點可以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