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無法期待透過這本英國籍的美國記者寫的書來全面了解這個崛起中的新中國,每年破7%成長率的經濟體,是由數以億計狂熱追求財富的底層人民所驅動著,作者第一章用了林毅夫開卷破題,注定這本書在兩岸的華文世界裡必定充滿了爭議與誤解。
暴起的中國難窺難解,母語非中文的作者 Evan Osnos 對中國的理解來自於他曾在北京讀書,也曾擔任駐中國記者,理解中國的面向也確實與我們這些同種不同文的台灣人相近—新中國、或者中國夢的意象。
由「狼性」、「虛偽」、「和諧」、「極權」那些我們 對中國印象中的關鍵詞堆疊而成,作者透過各個領域的知名人士去切片出中國的各個面向,就像是史記裡的列傳體裁,充滿著詩意的浪漫與犀利的機鋒。
由「狼性」、「虛偽」、「和諧」、「極權」那些我們 對中國印象中的關鍵詞堆疊而成,作者透過各個領域的知名人士去切片出中國的各個面向,就像是史記裡的列傳體裁,充滿著詩意的浪漫與犀利的機鋒。
這本書裡有台灣人認識的林毅夫、澳門賭王何鴻燊,因反動而爆紅的艾未未、還有可能不那麼熟悉想跟世界談談的韓寒、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的劉曉波。
這裏沒有的,是聲勢如日中天的中國(前)首富馬雲、王健林,但是有(前)鐵道部長劉志軍、(前)公安頭子王立軍。
西方人感興趣的,從不是有色人種如何崛起的過程,而是扒糞出來的骯髒事實—稱之為追求真相,因為我們都知道,創造奇蹟的人事物,通常都是作弊來的。
這裏沒有的,是聲勢如日中天的中國(前)首富馬雲、王健林,但是有(前)鐵道部長劉志軍、(前)公安頭子王立軍。
西方人感興趣的,從不是有色人種如何崛起的過程,而是扒糞出來的骯髒事實—稱之為追求真相,因為我們都知道,創造奇蹟的人事物,通常都是作弊來的。
『永遠是人初次所見的城市,狂野地許諾著世上一切神秘與美麗』
是啊,怎麼能不去引述《大亨小傳》呢?
所有必須或被迫到中國經商、生活的人大概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複雜面向的市場,華麗卻空洞,可能只能以「中國夢」來一言以蔽之。 有人能從這場華麗的大夢飛黃騰達,也有人在戳破謊言後看(不)見被禁錮的真實。
在讀完這本《野心時代》後,我稍微改變了我的想法,過去我常無法理解中國的經濟、市場運作邏輯,是因為我們太熟悉自由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中國式」的市場經濟必定存在什麼不合邏輯的地方,我認為這種想法錯了,中國式市場/社會自有其運作的邏輯,外人所要做的,就是去理解這套邏輯與意識型態。
好比自由世界的人權人士都會質疑中國的自由程度與人權保障,但如同書中作者某位好友說的:『中國人必須開始思索了,一邊是好日子,另一邊是民主。若是民主真能讓你過上好日子,那就好,但是,假如沒有民主,我們依然過好日子,憑什麼我們該選擇民主?』
在讀完這本《野心時代》後,我稍微改變了我的想法,過去我常無法理解中國的經濟、市場運作邏輯,是因為我們太熟悉自由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中國式」的市場經濟必定存在什麼不合邏輯的地方,我認為這種想法錯了,中國式市場/社會自有其運作的邏輯,外人所要做的,就是去理解這套邏輯與意識型態。
好比自由世界的人權人士都會質疑中國的自由程度與人權保障,但如同書中作者某位好友說的:『中國人必須開始思索了,一邊是好日子,另一邊是民主。若是民主真能讓你過上好日子,那就好,但是,假如沒有民主,我們依然過好日子,憑什麼我們該選擇民主?』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畢竟那是我們台灣人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種族啊。
我很喜歡作者敘事的筆法與角度,譯者的文筆也著實讓我拿起螢光筆畫了又畫。
舉幾個例子,作者/譯者是這樣形容中國人的考試情結與「信仰」的:『面對這麼多選擇,有些人兩面下注,有點像宗教雜交:每年春天,學校要考試之前,我會看到中國父母魚貫走經喇嘛廟大門,祈求孩子成績要考好;接下來他們走到對面的孔廟去拜拜;有人下午最後落腳於天主教堂,以防萬一。』
關於劉曉波,是這麼下註腳地:
『那個瞬間被記錄下來,充其量只如鬼魂。而在那年冬天的網路敏感詞名單,刪減人員加了個新的忌諱搜索詞:「空椅子」。』
關於真相,他們又是這麼說的:
『等人們搜尋微博,想有進一步發現,他們開始收到一項警告:「依相關法律、規定及政策,『真相』的搜尋結果不會顯示。』
摹寫犀利的,通常都是局外人啊!這本書真好看,好久沒有看到文筆這麼好的非文學類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