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Bridge] 《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



作為一個在外人泛指為「金融業」的從業人員,看到這本書最大的疑惑,便是作者為什麼要針對倫敦金融城裡的投資銀行從業人員進行田野調查?並且用了《與鯊魚游泳》這樣的書名(英文書名也是《Swimming with Sharks》),是出於好奇?職務上的必須?還是為了咎責?

這是一本始於 2011 年、終於 2013 年的寫作計畫,作者 Joris Luyendijk 是一名荷蘭籍的記者,透過與號稱上百名倫敦金融從業人員的訪談中,以外行人的角度逐步解構金融業—特別是投資銀行圈—的行業生態。作者進行這個計畫的部落格文章,可以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網頁上讀到

2011 年是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經濟大致回穩的年代,許多在金融海嘯裡被裁員解僱的人陸陸續續回到工作崗位,當然也有些人因為有了高額退休金,得以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無論業內、業外人士,開始了回顧、反省這場災難成因與追蹤。

例如書中多次提到前高盛(Goldman Sachs)的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我實在很不喜歡這種翻譯法)Greg Smith 在 2012 年投書紐約時報的著名文章《我為什麼告別高盛》(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彷彿靈魂與金錢總是無法兼得。

不少也讀過這本書的同業朋友讀完後幾乎都有相似的感想:「啊!原來我做的工作這麼討人厭啊。」但多數人卻也沒有打算辯駁的意思,畢竟金錢是使人異化(alienation)的元兇,更何況是專門從事買賣金錢的行業及從業人員?

雖然金融海嘯的 Ground Zero 及重災區是紐約,然而身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的倫敦自也無法置身事外,透過 Joris Luyendijk 的筆,我們發現全球的(投資)銀行人似乎有許多共同特質,如同全球化下自由流動的資本,流淌在世界上每個(投資)銀行人的血液之中。

其中倒是有幾點可以與大家分享

沈默之牆 / Wall of Silence


你可能很少看到身邊的金融業朋友們在臉書上分享他們工作上的日常,一方面是幾乎所有的從業人員在入行的時候都需要簽署保密協定,另一方面自然是法規的限制,必須對經手的資料負保守秘密的責任,於是乎,在公共空間談論工作內容(尤其通常會涉及客戶隱私)變成一件極容易違反內規外管的舉動。

不過事實上,更可能的理由,是不想讓業外的人士發現,原來自己的工作內容其實沒有多少知識含量,想一想還是別提了,保留點神秘感還可以裝逼。

可是轉身看看,其他行業何嘗不是如此?你的外科醫生朋友們會常常跟你說他今天下刀的時候多麼精準,或是鬧了什麼笑話嗎?隔行如隔山,有些梗外人不見得懂。


金融業是龐大的產業鏈與分工極細的勞力密集行業


電影《Margin Call》(台譯:黑心交易員的告白)中有一幕,飾演研究員 Peter Sullivan 的 Quinto Zachary 向主管 Sam Rogers(Kevin Spacey飾)呈報,依他所建立的模型推算,如果銀行不儘快處理掉帳面上的有毒資產的話,銀行將面臨極重大的損失。

Kevin Spacey 的反應很有趣,從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他完全不認識這名員工,所以疑惑地問他:你說你在這間公司的工作是?人家說的火箭科學(Rocket Science)嗎?

除了上一點所說的裝逼之外,這個產業鏈的前、中、後台人員很可能彼此都不了解對方的工作內容,以及思考的邏輯,因為之所以為前台、後台,並不單純是相互支援的工作性質,許多時候為了防弊的理由,在組織制度上設計成彼此制衡的角色,很自然地形成了前台人員與後台人員對同一件事情有完全相左的看法。

這個泛稱金融業的行業是個產值相當龐大的產業,除了薪資水準稍高之外,許多工作即便在電腦及網路發達的年代,還是需要相當大量的人力與勞力去完成,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而如同俗話所說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當我們指稱「金融業」的時候,是稱呼一個群體化的組織,而由人所構成的龐大組織,自然會產生所謂的生物多樣性。

無論就生物學或統計學而言,分配有左尾也有右尾、人性也有好有壞,一個群體內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你也很難說,從事某某行業的人都具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人貪婪、當然也有人誠實。光譜或分配上的左方,很可能就會對分配的右方產生不滿或是敵意,畢竟這是一個「群體」,而不是單一個「個體」,多樣性必然存在。有人是鯊魚,自然也有人是綿羊。


大到不能倒?大到沒人懂?


近代的金融業除了因為分工變細,形成了行業間的區隔與鄙視鏈,產業上中下游有所謂的微笑曲線,這個行業裡也有相似的情況。書中也點出負責銷售與交易的從業人員薪資水準是作業與生產人員的數倍有餘,不同的行業細分類間也因工作內容、收入水準等因素,也形成一串鄙視鏈,做私募的鄙視做券商的、投行鄙視商銀、私銀鄙視金融民工...,不均等的薪資結構,也強化了鄙視鏈的形成。

除此之外,金融業本身是一種倚靠管理與控制風險來賺取利潤的行業,風險的管理員原則不外乎轉嫁與分散,這幾乎是所有金融農民工的日常。

行業本身具有不穩定的特性,使得主管機關對於金融行業的規管多如牛毛,從業人員要在一方面符合法令規範的前提下,利用各種手段套取利潤,除了利用資訊不對稱來賺取稍縱即逝的套利空間外,更有書中提到的「監管套利」。金融機構要進行重大交易前,都必須要經過體系內部、主管機關等多個單位核准,為了符合法令,即便一個小案件,都要經過至少 3 個以上的單位人員核准才能進行,每個金融機構都像是個大衙門。

另外一方面,在這種幾乎每個動作都需要其他部門共同「協作」的前提下,雖然高階主管具有最終核決權限,但往往一個授信案、投資案,需要在上面簽名蓋章的人一堆,假使案件失敗了,會是誰的責任呢?最高層級的主管嗎?經辦人員經手案件的時候沒有隱瞞重要訊息?後台作業人員沒有作業瑕疵?沒有胖手指?(fat finger,意指因為手指太胖,不小心多打了幾個零之類的作業錯誤)如果案件處理過程中,沒有特定人有很明確的疏失,風險被分散到每個層級的處理人員身上,可說是變成了一種「共業」,如前面所說,風險的轉嫁與分散,是金融農民工的日常。

為了要降低每個從業人員承擔的風險,分工也不得不越來越細緻,組織自然越來越大、越來越沒人能理解整個體系的運作機制。當錯誤發生的時候,似乎、好像、往往,也找不到一個真正必須要為整件錯誤負責的傢伙,就只能讓這架沒有駕駛員的飛機繼續向前飛去。


建議先看最後一章


要理解作者寫作這本書的出發點,反倒需要從這本書的最後一章讀起,說穿了,其實就是想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釀成了 2008 年的金融海嘯?我們能夠單純地歸因為「人性的貪婪」嗎?更深入地追問,究竟是誰...或者說是哪些人的貪婪造成了這一切?這些人原本就這麼黑心嗎?還是這個行業天生就具有腐蝕人心、異化人性的內建「功能」呢?

很明顯地,最後一章的針對性以及論調是相對其他「田野調查」章節要來得強烈的,為了咎責與歸因,作者可能打從心裡認為所有從事金融工作的(無論是投行、私募或是商銀)都具有鯊魚的性格,閱聽者先了解這點,讀起來才會知道作者成書的意圖與前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