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Bridge] 跫音不響,十月的「春雨」不再:在張銳逝世之後

本文刊登於「數位時代」網站,文章連結在此
完稿日:2016/10/08

(圖片來源:春雨醫生網站


  作為一個中國初代互聯網玩家、互聯網醫療創業者、知名媒體人...等眾多頭銜於一身的張銳,在中國十一長假間悄然地過世了,死因據稱是心肌梗塞,說是悄然完全是錯誤的陳述,正由於張銳集合眾多身份、及現今中國當紅的多個關鍵詞—如:醫療、互聯網、物聯網、共享經濟、O2O...等—於一身,再加上正值 44 歲的壯年尚在事業的巔峰時期,在許多中國的主流媒體與社交平台上一片喟嘆之聲。

  張銳的最後一個頭銜是中國互聯網醫療服務「春雨醫生」的創辦人兼 CEO ,從事醫療相關行業卻因健康因素導致在 IPO 前夕慨然而逝,令人不勝唏噓,我們不是很熟悉這一個令眾人惋惜的中國互聯網人物,但從許多報導側面了解此人,實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創業家,多半也推估因為長期的自我壓力導致今日的驟逝。



(圖片來源:春雨醫生微博

  醫療產業一直是金融業極感興趣的行業之一,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穩定、價格彈性低,換句話說就是可持續性收入(recurring income)較強,由於隨時隨地都有人生病,整體產業的景氣循環現象不明顯;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低,預期可以帶來較高的利潤率,是以投資人傾向給予醫療相關行業較高的本益比。從事後看來,「春雨醫生」在融資這條路上算是獲得相當大的成功,除了獲得該領域現今最大單筆融資(5000萬美元)金額之外,也規劃將在這幾年申請股票上市。

  春雨醫生所提供的服務中,目前比較具體已實現有幾個,最早是在線問診平台,在線問診有點像是醫療版的「分答」,使用者(患者)可以透過微信、App、網頁等多種接入口提出自身問題,並付出問診費用,願意回答的醫生可以上線搶答以爭取獲得患者的這筆問診費,春雨醫生的資料庫裡也會記錄下每位患者的疑難雜症(有點像病歷)以及醫師的回答,以期資料庫足夠充足後,可以利用其(大)數據(OS:實在很討厭用這些buzz word)進行線上診療服務。當然這類線上問診的服務絕對無法滿足重症患者(也不應當),平台也提供讓患者前往該醫生所在院所的搜尋管道。(有病還是找醫生吧)

  春雨醫生也不滿足線上問答的限制,也推出了自有「春雨」品牌的診所提供線下服務,即便不怎麼成功,也是互聯網醫療 O2O 模式的重大嘗試與里程碑。

  春雨醫生也推出私人醫生服務,讓使用者在家用手機就可以與醫生一對一問診,長期看診就像是家庭醫生的概念,便於醫生追蹤及掌握患者的病史。他們也試圖結合小米,在小米電視上放入春雨醫生的接入口,讓使用者透過電視使用春雨醫生的服務,降低中老年人的使用門檻,也曾試圖推出家用血壓機,透過互聯網傳遞個人如血壓、心跳等較容易測得的醫療數據到春雨醫生的雲上,頗有物聯網的味道。

  除此之外也還有些許有趣的產品,族繁不及備載,就不一一說明。不過許多嘗試無論成功與否,這代表著在張銳領導下的春雨醫生不排斥任何發展可能性的特質,但在投資人眼裡,大概就是燒錢的表徵。

  還未上市的春雨醫生尚未公佈財報,但媒體曾報導張銳表示公司 2015 年的營業額約 1.3 億人民幣,淨利潤約為 3000 萬人民幣,主要收入來源仍然來自於在線問診平台。論者對於這類投資人給予高度期待、但變現與獲利能力始終無法提升的困境給出了幾點結論

  1. 醫療產業的門檻,指的是行業本身的封閉性及進入障礙
  2. 數據壁壘,主要是各醫院不開放電子病歷
  3. 標準不統一,各家醫院間所使用的資訊傳遞系統不一,甚至同一醫院內使用多套規格不同的系統
  4. 醫療保險的結合

  那如果把春雨醫生放在台灣的話呢?

  1. 醫療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管制行業,台灣從教育就開始著手管制,大學醫學系招生人數是以總人口的固定比率限制,換言之,從大學聯考/指考開始就限制了受允許的從業人員總數,第二道關卡便是執業證照的取得,接著是事業經營的許可。醫療產業進入障礙高在各國皆然,不獨中國大陸有此障礙,可能舉世皆同,在此不特別討論,但是,從另一方面想,高度的管制意味著超額利潤。
  2. 電子病歷不開放可能還是個人資料保護為考量,但是台灣有健保資料庫,要做研究、要做數據分析不需要患者的個人資料,去識別化的健保資料庫提供了近乎統計母體特質的信息。
  3. 同上,各醫院使用的系統不統一不要緊,我們有健保資料庫,各醫院報送健保的資料格式總得統一。
  4. 醫療保險這個問題對台灣來講更不是難題,醫保的接取其實核心問題是醫療服務支付的工具,以及支付風險的轉嫁,有醫療保險才能確保提供醫療服務後的收款風險。是的,我們有全民健保!

  忽然間發現,中國互聯網醫療所面臨的難題,在台灣的健保環境下,似乎變得容易解決(OS:全民健保還真是台灣之寶啊!)。線上問答的商業模式也不愁供應商(醫師或醫療院所),台灣不少醫生樂意在網路上提供近乎免費的衛教資訊,且可信度高,只要有個業內專業人士把關內容,就是極龐大的可用素材,更何況是把這些醫師的資源結合起來。

  當然,天下沒有這麼完美的事情,中國市場有中國的問題,台灣市場有台灣自己的問題。

  筆者不是醫療從業人員,對這個行業涉獵也不深,只能舉一個自身的經歷。

  過去身上曾有些皮膚上的疾病到皮膚科診所掛號,該診所雖有網頁,但並不接受網路掛號,而必須打電話預約時間,皮膚科在台灣是很熱門的科別,預約通常要一週之前,我也做好看診當日要久候的心理準備。接電話的護士小姐很明確地告訴我是幾月幾日的幾點幾分之前要到現場,護士小姐約定的時間並不是六點、七點或是六點半、七點半之類的整數時間,而是六點 40 、七點 10 分之類的小碎塊時間,於是引起了我的好奇。

  提早到了現場後,一如預期地候診室人山人海,已沒有座位可以坐下,我提早了約 20 分鐘到達並完成掛號。該診所不像一般大醫院有叫號機,好讓患者可以知道目前看診號碼,好推估自己看診的等待時間,也不曉得離開一下是否會過號得重等,於是只好都窩在候診室等待。護理師在我原先約定的看診時間後約 10 分鐘內便叫我入診間看診,診間裡除了醫師之外,還有另一名護理師負責提醒醫師看診時間,此舉控制了每個病患被分配到的時間,也極大化醫生可看診的人數,進而讓等候的患者能夠在指定時間內見到醫生,如果你相信這家診所的「系統」的話,真的不需要在候診室等候,只要在指定時間出現即可,後來幾次回診,等待時間都不會超過護理師代我約定時間的 10 分鐘內,算是相當精確。

  這或許是個很好的「系統」,但從中似乎可以看出幾個問題,首先是這家診所對於網路及資訊科技的使用程度不足,並不是診所財力不足,而是根本無此需求,絡繹不絕上門的患者使得診所無需花費額外的心思,或是新的行銷渠道招徠新的客戶。其次是診所傾向以人工、勞力取代科技可以提供解決的服務,例如診間裡協助控制看診時間的護理師,可能會覺得,裝個定時器不也足夠管理時間了嗎?

  春雨醫生這類的服務宗旨是為了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的(中國)市場現況,中國沒有全民健保,看病本身是相當昂貴的事情,互聯網+醫療後降低了患者看診的交易成本,小病便可以透過相似的服務提供簡易的醫療諮詢;但在台灣的健保環境下,若非重症,多半不是高昂的「消費」活動。

  現行的互聯網醫療科技大概還能完成簡易的、非侵入性的檢驗工作,因此適合的科別可能是非有立即性危險、非急診的科別,所以皮膚科、家醫科或許是首選(這也是前段特別舉皮膚科的例子來說明的原因),耳鼻喉科尚稱勉強符合。但是這些科別在台灣是否有醫療資源錯置、分配不均,或是有病患在尋求這類醫療服務時有巨大困難呢?如果有人想通了的話,或許又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題材吧!

  張銳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先驅,乘載了市場對它的諸多想像與期待,春雨醫生的產品就目前看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或許等到未來技術與市場成熟之後,能有更大的應用場域。他離世後所遺留給我們的,是各種互聯網試驗的成敗經驗,台灣或許有機會參考或移植。


  願先知者安息,願所有艱苦卓絕的創業者們,都能獲得屬於他們的報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