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識我的人或許會知道最近我在整修我的家,家中雖不至家徒四壁,但其實也沒什麼收藏,主要是幾本書,搬過家的人一定知道,書本是重量最重、最沒價的資產,這些零零碎碎「收藏」填滿一箱又一箱後,重量會達到所稱「擲地有聲」的境界(箱子隨便扔在地上的聲音)。
回想我 18 歲北上以來,似乎是命中注定一直遷移,大學時期雖然住在同一間宿舍,但是卻隨著新室友的入住、調整,把四個位置都住過一遍,隨著每一次的搬遷,重量便又多了幾番。
念研究所的時候,因為學校寒暑假要集中管理學生,要求所有暑期住宿的學生搬到鄰近的房間,再加上後來換到單人房,研究所兩年間一共住了3間宿舍,當時為了寫論文,就一直帶著書本流浪。直到出了社會租屋,以至前幾年在香港,現在返台,書本從收藏漸漸轉為累贅。
那時候買書有特別的癖好,好比聯經的系列就非得買到初版一刷的不可,反正當學生有的是閒,寧可多跑幾間書店,甚至在二手書店看到,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倘若太喜歡這本書卻又尋不得初版一刷時候該怎麼辦?至少會挑選書側書名下方有印個紅色篆科章的版本,沒為什麼,就是龜毛。
這種拗執一直到什麼時候消減的呢?我不記得詳細的時間點了,約莫是在買了這間房子前後,我的家很小,一點點空間對我來說都是奢侈,望著滿架的書本常常會開始嘆息,有好些書只讀了十分之一讀不下去的呢,也有好幾本書看了腰帶上的專家達人推薦就買了,發現是地雷又捨不得轉賣。
更何況,儲存這些書本的成本越來越高,存放書本是要成本的,那時候還計算過:假設台北市房屋建坪每坪 40 萬,每坪可以放幾個四層到五層高的書櫃,一共可放幾本書,除下來之後大約每本書平均存放成本可能在 30~50 元之間(亂算的啦!),更何況這些資產只會折舊、貶值。
大概是搬家時候覺得受不了了,於是挑選出一些確定不會再看的書,整理好約莫十公斤裝進帆布袋,騎著摩托車穿越台北市到茉莉書店處分「資產」。
這些書本的殘值真是少得可憐,知識有價值、有重量,卻沒有重估增值這種事情,有一回去到茉莉,滿滿一袋的書只換了約莫 200 元,當場又全押下去買了另外幾本書,大有辛棄疾『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感慨(當時也寫在部落格裡),那時候我領會了一些處分二手書的規則,從此也決定了我買書的方向。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首先,暢銷書的二手價通常不會太差,這很好理解,流通性高的資產即便是二手,還是有人願意買入。但是作為一個失格文人來說,通常是最不屑採買暢銷書的(我至今沒買過《哈利波特》),一定要讀一些很難讀、很難懂,可能還會被文學院拿去當教材的當代小說家寫的純文學,而這些書本的二手價格通常很差,老闆搞不好會來虧你說這些書是買來收藏不是買來賣二手的(設計對白)。
接著,小說類的書很少會看第二次,即便再精彩,多年以後,當有同好問起你讀那本小說時候喜歡哪一段時?其實只說得出大概,詳細內容還得翻書,最後只能流於開書單叫別人去讀這樣的窘境。好比我覺得《城邦暴力團》很酷,可是學校畢業後就再也沒有勇氣重看一遍,連賣掉後都懶得把它買回來。
其次,你永遠無法計算出你讀了這本小說(或文學類書)對你的事業、甚至人生產生了什麼樣的邊際影響,換句話說,你花 300 元買了一本小說,你無法計算你是否能在接下來的生涯中把這 300 元的價值賺回來。
好吧!我承認這是硬拗,事實上你無法計算任何一類書本對你帶來的邊際效應,所以書本可以是無價,也可以是無價值的,也不用擔心丟棄後會對你的人生有任何的邊際影響。
那麼,總有些經典呢?我後來發現,當經典銷量好的時候,會有人幫它再版的,完全不用擔心,所以除非是珍本,不然在你有生之年,大概別想說藏書能像買古董那樣增值,我曾經在舊書攤買過某位常上談話性節目的作家簽名他自己的藏書,還不是最後流落到二手書店一本 50 元。再版最好的例子就是《降生十二星座》,當年絕版時還想從圖書館借出來盜印,沒想到現在到處都有。目前唯一的遺憾就是《夜幕低垂》了,連對岸都不再版哪!
於是我越來越少買小說,寧可買歷史類的,或者歷史小說,而那些圖片多多沒啥內涵的書你反而拿出來看第二次的機會還比較高,腦袋記得住的東西有限,能夠在需要用到時候順利翻出來使用,小說相對上就困難許多,我完全不會記得《西夏旅館》裡頭有哪一段可以引述在我的文章貨報告前頭。(這本書沒賣掉啦,有收著)
最後要說的是,書本的價值不是表現在流通性與財務的價格上,所以我也很謹慎地使用「價值」這個字眼,不過,書本真的得讀進腦子裡才能顯現出書本裡的知識、智慧給你人生的啟發與價值,否則,就只是牆壁上的裝飾品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