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Balance] 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



低調說,過去 B 站的「你可能會喜歡」的推薦書單,往往是踩雷的多,淘到寶的機會少。這本《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一書並非今年度的新書,最初在頁面上看見 B 站推這本書給我的時候我也皺了下眉頭,我雖是個陳昇迷(當然不是很死忠的那種),但是在 B 站挑書的時候已經很久不會參考他們推薦給我的書籍,這次抱著有點懷疑的態度,我還是下了單。

先說結論,從第一章開始,便可感覺這是本陳昇鐵粉才寫得出來的書,如果你也是陳昇的歌迷,我會建議你買一本放在書架上,作者是哲學系教授,這本書以很有系統的方式,分幾個主題將陳昇的歌對古今中外的文本做了橫向的連結,或許能讓你在聽陳昇的歌的同時,獲得歌曲本身以外的、與文學、音樂,以及世界的對照。

從功利的角度可以這樣使用本書,作為工具書。

一邊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讓我回想起學生時代,一邊準備期末考時、或是寫論文的時候,一邊聽著陳昇的歌熬夜的那種心情,愛聽情歌,卻又恨情歌,才剛滿二十,卻似懂非懂地唱和著《二十歲的眼淚》,想像四十歲的時候又會如何?而如今已四十好幾,恍如隔世,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不再關注陳昇,可能連周杰倫都有點退流行了。

這本《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目前只在台灣出版,特別要提一下作者的出身,作者張穎目前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的副教授(目前可是系主任哩),我連上香港浸大的網頁搜尋她個人的 CV,看起來應該只比我大幾歲。如書中所言,張穎祖籍寧波,在北京長大、讀到碩士,又到美國留學,最後在香港任教,又因為偶然聽到陳昇的歌欲罷不能,於是寫下這本書在台灣出版。

張穎把這種處處是故鄉,卻又處處是異鄉的孤獨情懷,寫在「歸鄉」這個章節裡。

或許正因為張穎成長背景的流轉與飄移,使得她對於陳昇這樣從鄉下來大城市打拚的背景,以及這麼多首描寫大城市底層的外鄉人、小人物奮鬥的悲喜感到相當同理。

但或許也因為作者本身的背景:中國籍、香港居,卻選擇在台灣出版繁體版的通俗著作,這樣的矛盾綜合體使得這本書的銷量看起來應該不佳,至少我目前手上還拿著 2018 年 12 的初版一刷。當我推薦這本書給同是陳昇迷的好友時,立即遭遇到質疑,如果是因為聽了馬世芳的「音樂五四三」節目才認識陳昇,怎麼書本在台灣出版時,沒有找陳昇或是馬世芳寫推薦序呢?除了香港學界的好友以外,台灣音樂人也只有豬頭皮用一頁又兩行的短小篇幅好似敷衍似地留下推薦序?

或許這一切都很政治化,沒有什麼是與政治分得開的,音樂也是,更何況,陳昇本人的本土意識形態及政治傾向也相當鮮明。我不曉得出版社有沒有試圖去找過陳昇本人,或許是被拒絕了吧?這是這本書做的比較不好的面向。

張穎用台版的 Bob Dylan 讚譽陳昇對台灣社會中下階層的關懷,而用本雅明的「漫遊者」的概念來描述陳昇創作歌曲的取向,書中提到最多次的歌曲不是陳昇早期的成名作《不再讓你孤單》或是《恨情歌》,而是《路口》,歌詞是這樣唱的......

雁子回到了遙遠的北方 你的名字我已想不起來
時光也不能挽留
夕陽淹沒 就告別了今天 你的名字我已想不起來
別怪我生命太匆忙


是啊!生命太匆忙,人生何其短,《路口》確實也在我喜歡陳昇歌曲的榜單中佔據前幾名的位置,這首歌涵蓋了「孤獨」、「流浪」、「匆忙」的主題,而最終呈現一種灑脫的態度,多麼令人嚮往呀!

而那種流浪在異鄉的風霜與孤獨感,也或許正如作者所言,喜歡馬勒的樂迷也能感同身受,或者反過來,陳昇的樂迷,也會明瞭馬勒音樂裡的孤寂。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Bridge] 長安十二時辰



說到馬伯庸,我最早是在羅胖推薦「得到」app 上的電子書《顯微鏡下的大明》開始,當時羅胖談下了《顯》一書獨家首發的電子版權,卻又免費送給 app 上的讀者閱讀,同時附送科大訊飛開發的羅胖朗讀語音,就開始對這個作家感到極大的興趣。

馬伯庸表明《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書是基於真正發生過的史料撰寫而成,並非架空空想的歷史創作,提到靈感來源是來自於幾篇歷史系的博士論文,嚷著說要把版稅全數轉給寫這幾篇博士論文的博士生,人家還懷疑他是不是詐騙集團。

後來我很積極地尋找馬伯庸的長篇、短篇以及散文著作,可說是越發不可收拾地越讀越愛,除了馬伯庸年紀與我相當,文中使用的梗因為年代接近,多半能會心一笑地體會,也關注他的作品改拍成影視作品的成效。

去年他的代表作《古董局中局》改拍成電視劇上映,原本對原著小說讚賞不已,誰知道電視劇的成效很差,卡司雖然找來了田中千繪飾演女主角,可是整部劇的硬體部份簡直粗製濫造,懷疑是不是製作單位經費不足,改編後的作品把原著裡頭談「鑑寶」(古董鑑定)的絕學幾乎都省略了,只剩下主線劇情的推展,真正是枉費了。

後來聽聞另一部傑作《長安十二時辰》也會改編為電視劇,從去年起就滿心期待地到處搜尋資訊,網上說說去年就要上映,可是卻一等再等,不知什麼原因一直遞延到上個月才播映。

馬伯庸的作品多半不是 100% 原創,都是基於一個歷史背景的架構下發展出來,《古董局中局》算是少數原創發想的小說作品。《長安十二時辰》則是基於美劇《24》(台譯:24 時反恐任務)的靈感發想而成,要用簡單一句話總結《長安十二時辰》,其實就是古裝版的《24》。

《24》在美劇中雖不至於空前絕後,但後續很少作品願意挑戰這種實時(real-time)發生的劇情推展,全劇共 24 集,代表一天的 24 個小時,看影集就是跟著劇中的主角一起過真正字義上的一天。記得當兵的時候,某位現在在大樂團上班的某大師週末留守營區時,就拿 DVD 在中山室「不眠不休」一連看它個 24 小時,看到昏天暗地為止。

《長安十二時辰》也剛好是 24 小時,原著與電視劇也依照時間表分章、分集,男主 1 張小敬就等於 Jack Bauer,男主 2 李泌(註:小說原著為李泌,電視劇改為李必)則是 Tony Almeida,靖安司就像 CTU。

然後 Jack Bauer 受到的待遇、刑求、背叛⋯等等,張小敬都沒少過。CTU 追蹤疑犯所用的科技、分析技術、中東人士「偏見」,甚至被恐怖份子轟炸的橋段,原著與電視劇也有囊括。再用古代馬車還原飛車追逐、用石脂(應該就是石油)替代現今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只差少了一個大奶妹,save the cheerleader, save the world(我好像跑錯棚了)。

這類歷史架空題材的作品,特別是歷史文物、制度、風土各種細節的描繪,馬伯庸自然是這方面的佼佼者,我喜愛看他的作品,主要也是驚嘆於他在這方面的投入與功力,作品很擅長以學霸的角度洞悉世事,只可惜這些對於細節的闡述,卻往往為了劇情推展流暢的目的,很難在改編後的影視作品中體現出來,除了觀眾可能需要回頭再找出原著小說來看之外,只能透過這類置入的網路分析文章一窺其堂奧。

所幸中國古裝劇的製作預算足夠,《長安十二時辰》的整體表現挽回《古董局中局》的失敗(雖然副線劇情有些許更動,並沒有百分百找原著來),但是要提高觀影的樂趣,其實無論如何還是得找出原著小說一讀。


延伸閱讀: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Capital] 七個會議




池井戶潤在台灣出版的第二本譯作《七個會議》實在是一部令人感到沮喪的小說,本次主要談的是前幾年很夯的「吹哨者」(whistleblower)的議題,主人翁八角是人稱的「萬年課長」,在部門會議永遠坐在最後面打瞌睡,不管上頭的主管怎麼咆哮,他依然老神在在,直到某一天.....。 

故事的背景所在是一家叫做「東京建電」的中大型企業,是大商社 SONIC 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東京建電因為捏造產品的規格數據引發大規模的損害賠償,因為他們所生產產品被廣泛用在飛機、鐵路等需要高強度、高安全的公共運輸之上,故事看起來就像若干年前日本「神戶製鋼」的醜聞,最後社長公開道歉並引咎辭職,在小說中,東京建電與那家配合造假的供應商一同破產倒閉。 

池井戶潤很擅長運用職場人熱血的情節引發共鳴,(後來覺得其實好像日劇都這樣)這部當然也不例外。池井戶潤尤其偏愛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零件引發的系統性風險著手,例如《下町火箭》中,火箭發射的成敗竟然是歸責於一顆小小的閥門。 

《七個會議》中,在一群有原則有理想的東京建電人追查之下,整個會社的醜聞來自於一顆強度不足的螺絲釘,這批螺絲釘除了用在重要的產品上,也會用在家庭用的休閒座椅。 

調查任務從公司裡最不受人重視的客服單位,從客訴紀錄中發現持續有消費者因椅子斷裂導致換貨或者客訴,釐清問題出在一批由特定供應商提供的螺絲釘,後追查部長坂戶與供應商是否有不正常的金錢往來等等,無一不是從「小處」著手。 

這裡我說的小處,指的是在東京建電龐大的組織架構底下,那些被人忽略、無視,甚至作為(人力)資源回收廠的單位發生。而這些人,早先都是在組織內部發展不甚順利的人員,就像主人翁八角課長。 

這本書好看嗎?我會說它具有與池井戶潤先前的作品相當的水準,但是這本書讀起來令人相當憂鬱,書中一個個堅持所謂「原則」的東京建電社員,忍受著孤獨甚至還有家人異樣的眼光,為了活在會社內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七個會議》簡直是一部描寫「中年危機」的同溫層絕望作品。 

故事的最後,發現這一整間舞弊事件,竟然是「大魔王」(為了不劇透)在十幾年前布下的一個局,這個局讓坂戶因為壓力走上造假、舞弊這條路,換得他後來平步青雲的升遷之路(當然後來沒善終),而八角呢?正如八角在書中講過的一句話:放棄出人頭地的想法,你的生活品質就會過得很好。故事的結局,八角依舊回到原點,繼續幹一個課長。